苏合香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书海灯塔宋代尚香文化及其人文内涵 [复制链接]

1#

春天,鸟语花香的季节。其实,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光有花香,还有很多香料。先人们很早就开始使用这些香味材料,并逐渐形成了香文化。我国的香文化,经历了先秦、两汉、魏晋、隋唐等时期的发展,在宋代进入鼎盛时期。

伴随着指南针的完善,宋代的造船技术也开始迅猛发展。得益于这项技术的进步,宋代的海上对外贸易发达,一度达到鼎盛。商船可以经由“海上丝绸之路”,可以把原产西亚、南亚的乳香、龙脑、沉香、苏合香等多种香料,源源不断地运到广州、泉州等沿海港口,同时也将中国的麝香带入了国外。

宋代进口香料最多的品种是乳香。乳香,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树皮渗出的树脂,因它价格亲民而应用广泛。

宋代的用香群体上到皇室下至平民,十分广泛,所差之处只是香料的等级及其对应的价格。

南宋文人笔记《梦粱录》中,记载着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“四艺”:“焚香点茶,挂画插花,四般闲事,不宜累家。”焚香被列为首位。

宋代焚香已用于宫廷的各种祭祀,既单用沉香、龙脑、乳香、降真等高档香药,也用配方考究的合香。当时有香炷、香丸、香粉,流行印香(篆香)、也有线香。

宋代出现了《香谱》等一批关于香的专著,集市上有专门的香店,不仅可以买香,还可以请人上门制作。

宋代张择端《清明上河图》上“刘家上色沉檀揀香”字样

宋代的读书人离不开焚香,无论是啜茶、饮酒或是抚琴、作赋,都以香为伴。文人雅士们多设香斋,不仅用香、品香,还会亲手制香,呼朋唤友,一同品鉴。

在宋朝,文人阶层崛起,士大夫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。因此,文人们用香的雅号也被进一步推广,从而推动了香文化的飞跃发展。宋朝士大夫群体不仅思想活跃、爱好文学,崇香、尚香、品香也蔚然成风,并且逐渐融合在诗词、散文以及小说、戏曲等文学作品中。

而宋代文人在“尚香”中,注入了独特的审美意味与哲思,直接推动了香文化的深入发展。

苏轼自制的“雪中春信”香,便是他“摒弃杂念,存感念天地和爱梅之心”,采下梅芯春雪与精心配制的香药相合而成的。在苏轼看来,香要用心去品。合香是人与香药通过灵气交流的过程,这与禅宗讲求的“心即是道,依心而行,便是自然”不谋而合。

师从苏轼,位列“宋四家”之一的*庭坚,留有名帖《制婴香方帖》,帖中记述是他凭着记忆为朋友写下的制香配方。*庭坚自称有“香癖”,曾言“贾侯怀六韬,家有十二戟。天资喜文事,如我有香癖”。*庭坚被贬至宜州时,纵使居所简陋,但他仍然铺设卧榻,焚香自娱。

台北故宫藏宋代*庭坚《制婴香方帖》

香文化浸润在宋代文人的日常生活中,他们不仅会在家里的居室、厅堂内点熏香,在各式宴会、庆典上,同样会焚香。甚至在制作点心茶汤、墨锭等物品时人们也会调入香料。加了香的团茶,不仅芳香,还有理气养生的效果。制墨之中也会加入香料,香墨写出的作品“遇湿不败”,饮品食品也都有香的融入。

随着宋代用香越来越讲究,隔火熏香也变得流行,隔火不仅是为了更好的品闻享受香气,也成为陶冶情操,磨炼心性的一种形式,各式可供佩挂的精致香囊也十分流行。

医家们对香药特别重视,也有许多香丸、香散的记载,如苏合香丸、安息香丸、木香散等。

台北故宫藏宋代马远《竹涧焚香图》扇面

因为瓷器业的发达,宋代香具也由从前的铜制主流,转变为瓷制。在造型上既有对前代的模仿,又有创新,还有融合。形制上有封闭式与开敞式之分。至于个体的形制,则多种多样,但它们目的一样,都是为了“出香”。

在宋代陶瓷香炉的造型和纹饰中,莲花元素十分常见。在凡尘浊世里,莲花象征着宁静、脱俗和高洁。深受禅宗思想影响的宋代文人,心之所向不再局限于仕途官场,而是开始注重生活的情趣,追寻生命和自然的相融。

青釉香炉在宋代也很风行,青色釉饰看似是最简单的装饰,但正是这种简洁的装饰手法,赢得了宋代王公贵族和文人雅士的推崇,正所谓一切绚烂终会归于平淡。

古人有自己的智慧,复杂的熏香工艺已经不为现代社会接受,不过历史毕竟留下过痕迹,爱香、礼香的文化历经千年发展,最终在宋代达到鼎盛,这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。所以,今天我们再回首时,看到的是岁月所留下的馨香。在下边的讲座中,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杨庆存将为读者朋友们,介绍宋代香文化以及人文内涵。

主讲人简介

杨庆存,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,神话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。曾受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,清华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。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文学学科评审专家,世界汉学学会副会长,中国宋代文学研究会理事。光明日报《文学遗产》编委,《文化中华》总编。

扫码观看讲座

图书推荐

1.《香识》

著者:扬之水

出版社: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

索书号:TQ65/27

馆藏地:海淀区图书馆(北馆)流通部

推荐理由

香识,可读作shi,取认识之意。也可以读作zhi,取记住之意。此书兼论香诗与香事,作者独辟蹊径,将旧作中“香”的部分单独抽出,增删补苴,形成了主题较为集中的品香之作。不囿于香及香器本身,而是由香及器、由器及社会,可以看到其时焚香的日常生活,后世看的是风雅,而在当日,可谓风雅处处是平常。全书笔触细腻、文字精巧、意蕴悠长,加之又有许多珍贵器物、香料的可辨造型、颜色的彩图佐之,与香料郁勃氤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

2.《中国香》

著者:肖木

出版社:中华书局

索书号:TQ65/28

馆藏地:海淀区图书馆(北馆)流通部

推荐理由

中国的香文化沉浸在三千多年的沧桑岁月之中,它源于祭祀之礼,从产生之初就连系着天地、神祇、人格、福祉……古人的生活中处处都有香的身影。香之为物,不仅仅是宫廷贵族的奢华享受,或是世人眼中的珍宝猎奇;它还是文人雅士的伴读之友,是钟情男女的幽远情思,是挚友亲朋的伴手好礼,是释门道家的必用礼仪,是勤奋自律之人的精神良药。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民生的广泛用度,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一隅。翻开此书,在氤氲的香气中,与作者一起感受那光风霁月的纯净天地,探寻“香草美人”的理想人格。

注:本文图片来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属。

编辑/李欣

审核/胡越

文旅海淀

纵观创新之城,品味人文海淀!

欢迎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